业界预测,愈发严苛的环保标准将催化环境监测装备需求由点到面快速释放,在未来3年内市场规模至少将突破1000亿元。
2018年,在环保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负的整体不利环境下,环境监测一枝独秀,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在已披露2018年业绩预告的相关个股中,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理工环科、华测检测等行业龙头均交出亮丽成绩单,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得益于环境政策的推动,环境监测要素从大气扩展到水质,监测领域不断扩大,监测行业成为受益者。
监测行业升温得益于重视空气和水质监测,未来5年复合增速约为20%
有业内人士表示,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考核各级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生态环境形势趋严背景下,许多人和单位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人员越来越忙,技术人员越来越受重视,污染企业越来越紧张,各类环保工程公司越来越多,但真正赚钱的是环境监测行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工程类行业,环境监测业整体灵活度较高、业务链条短、交易成本低、准入门槛较高;既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又避免了门槛过低引发的严重恶性竞争。
来自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的分析认为,2018年环境监测行业持续升温,一方面源于高度重视空气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针对各类大气污染源及空气颗粒物,持续加严相关政策,提高排放治理标准,细化监测部署方案,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各级监测站对空气站的需求比较旺盛。
另一方面,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水质监测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污水处理或者河道治理为代表的传统“末端治理”模式正在向“全流域治理”推进,全流域一体化生态单元的运营,在水域生态在线监测、水污染应急预警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根据预测,受益于环保政策等青睐,环境监测行业将继续保持突飞猛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实现900亿元~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5年复合增速约为20%。
未来市场热点在哪里?
现代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将成新热点,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18年,固定污染源监测市场趋向稳定,原有监测设备进入更换期,受益于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影响,传统固定污染源监测产品需求有所上升。
特别是2017年8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污水处理厂、总磷总氮行业的企业安装总氮、总磷自动监测设备,带动总磷总氮监测市场需求上升。同时,随着火电厂烟气治理设施新建及改造基本完成,超低烟尘、烟气监测设备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
因此,如何把握未来增量市场空间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明确要求,到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
业内人士判断,未来现代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将成为新热点,综合开展地下水监测、海洋监测、农村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实现统一的大气和水环境自动检测数据联网,大气站、卫星遥感等特征性监测数据联网,构建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
从2018年监测设备的发展趋势看,在价格更低、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例如,智慧环境领域,需求持续增加,网格化监测及微型站市场需求旺盛。环境监测要素从大气扩展到水质,监测领域不断扩大,监测网络从传统的“三废”监测发展为覆盖各省区、涵盖多领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网。
此外,随着生态环保督察力度加强,对污染源运维可靠性需求增强,对数据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近年来,多地出现监测数据等问题,也给行业造成信任危机。在生态环保督察趋严的背景下,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至关重要。”一位监测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存在于环境监测市场中大量规模较小、为降低成本而不规范生产运营的监测及运维公司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